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四國滾動藝術遊:藝術展之豐島美術館

兩母女在2016年深秋的日本四國瀨戶內海的藝術展之旅,其實拍了大量照片。

可是,回來後一直在對話中回味,靈魂甚至像一直留在那裡,懶得回程。

更加懶於整理照片,甚至在大塊先生問道:「怎麼相架中還不見去日本的照片呢?」(他指家裡常開動著的電子相架) ;我才隨意挑一些放進去就算。

這個狀況不陌生,上次 2014年母女倆去英法也同樣。回來一直懶整理,除出在 facebook 那些即時揭載外,大半年後藍藍才省起她相機中的照片還沒套回硬盤去。

看來當一個旅程有太深刻感受時,我們反而沒心整理為文字。

豐島.jpg

這個看來像 Teletubbies 所住的小土墩的就是美術館的核心展廳,然後整個展廳就是展出這個建築物而生產出的天然展品——地下水的小水珠。(展館內嚴禁拍照、飲食、說話)

在寄這明信片回港給老爸的當時,其實也跟小士多裡的婆婆們對話了一陣子。

這個島上除出美術館裡有投遞服務,民用就只得這個郵件投寄箱,設在小辦館門外牆。

「剛才在美術館只管買明信片沒想起應該寫好寄出,那邊應該有特別的蓋章。」

14724522_10154124479236896_2431292265123749152_n.jpg

美術館一切採其天然資源!連食堂也只賣一款午飯,一款甜品。飯餐就是後生所種植的米和蔬菜。十月時份,眼前一片黃金稻田。

「那怎麼辦,總不能又走上那邊山坡再排隊入美術館吧。」

「在這裡寫一下,寄出,都還是豐島郵政蓋章吧。」就在人家店前長凳,在名信片草寫幾個字,反正都是家書——習慣去各處旅行都給我老爸寄張當地明信片,讓他開心。

「沒郵票,怎麼寄?」入去問辦館啊。裡面是三個老婆婆在閒聊。我用已經變得超蹩的日文斷字組句問,婆婆們是明白的,問我:「是哪國家的人?」

「香港,現在屬於中國地方了。」

「我知道,我去過。」其中一個婆婆朝我身上下打量:「你們還愛用日本貨?」她指著我身上掛的相機。

「是,還是有很多很多香港人愛來日本玩,對日本的東西很愛。」這非擦鞋,說的也是事實;不過這說來,讓婆婆很樂。

「妳那雙鞋子好漂亮,也是日本買的?」

「不是,是韓國人設計,在中國生產的。」

幾個婆婆啊啊連聲,用快得我再聽不太懂的日文在對話;大概就是慨嘆韓國跟中國都趕上來,日本再不及從前條件,四國裡都都是鄉村地方,都沒怎麼追上,人家已經一日千里……那些話。我當然再插不上嘴,而且這類話題說來甚長篇,足夠寫世界生產競爭導致國家收益及民生質素上昇之類的論文一百篇。

豐島美術館——一個很讓人重複回思的藝術館,但苦無一張明信片能夠表達出那內裡的韻味。那些小水點,怎麼拍,照片中看出來都是很無聊的水珠,這時想,要是能把老爸帶來這裡看,多好。(注:美術館不許攝錄,要完全安靜在裡面進行感觀欣賞或靈修。)

「公公會在裡面釣魚,我肯定!」老爸在這環境裡一坐下應該就盹著了,來到這美術館可是又車又船,攀山涉水的!

嗯,大概神悟,也是一種禪,哈哈。


1 則迴響

四囯滾動藝術遊:吉野的好心太太

這次旅行分為上下兩部份,瀨戶內海藝術節那部份,除機票住宿是我安排,其他任何關於藝術節的行程全已移交藍藍負責。

小豆島是我第二次遊訪,早在1999年我已經來了個說走就走四國旅程,當年,我只是到步好友家,放下大行李,自己拿個包包就跑瀨戶內海;沒有特定的行程,所以也沒有詳告好友我會去哪裡。

緣份,我來到小豆島,認識了新朋友,腑瞰過瀨戶內海風光,獨自跟著其他公公婆婆遊人步山,又參觀了橄欖園;回到神戶好友家,才知道這是好友夫君的老家,當年他老爸老媽仍住在島上。後來與藍藍訪好友家小住,提到小豆島,這叔叔也說了些小豆島的特色產物;藍藍記在心頭。

於是今次訪四囯,這島成為必去的。

可是,陰差陽錯;藍藍只著眼看她喜歡的想觀賞的藝術品,忘記跟我討論,這島究竟有多大;我們想去的地方究竟如何可以既順路又省時。

結果——

她中午前,在我們完成那聚在一堆的,在土庄港附近的小民房式藝展後,就搭乘巴士一去就去到小豆島的三都半島那邊去。

%e5%90%89%e9%87%8e

這名為 Imagination and Insect Cage 空想與蟲籠(久保寬子 的 段山遺跡群 -段山に古代文明が存在したと架空の話を設定し、人体や建造物の断片、動物の立体作品を展示。) 的一組藝術品,完全應了我們的狀況。

這處地方靜僻,環觀不見有幾許其他觀賞者,而且兩對情侶模樣的觀賞者都自駕而來,在我們踏著阡陌走近藝術品時,他們已經揚長而去。我們呆在烈日下想找個路人問一下除出下一程巴士外還有什麼方法離開,也沒辦法見著一個人;下一班巴士就要在個三個小時後才到站。

吉野2.jpg

正當我們無法可施,強作閒適在附近拍拍花照;這牽牛花爬門門外花架的屋有個老太太走出來,問我們想去哪裡?我們努力用不流利的日語跟她說,她花很久替我們檢查巴士時間及路程,然後問我們願不願意上她車,反正她要出去,可以把我們送到橄欖園那裡;那處比較交便,我們可以再轉其他班次去我們想到的地方。

這是什麼話,我們當然求之不得。可是,太太再想跟我們傾談,我們語言能力有限,幾乎沒兩句我們聽得懂。而當我們說是來自香港時,她反問了幾次,因為她並不知道哪裡是香港;這讓人有點洩氣。不過婆婆說看衛星電視知道中國,不過她耳朵不是很好,中國話一句都聽不懂。(這個當然啦,不過她一直很努力抓話題。)

那段沿海的小島路上景色很明媚,老太太其實需要在沿路的合作社、郵局都稍停一會;我們無法知道她究竟要停多少個站,這路又需時多久我們才能抵達橄欖園,只好看著 google 的 GPS 作估計…然後大家只好靜默,無法交談。

終於抵達橄欖園外,才知道老太太是約了朋友午飯而外出的,那邊的朋友電話到了,我們大概理解她說因為我們的原因,她誤了點,正趕過去。我們下車來,道謝,我想問老太太姓名,她卻不回答,只一直叮囑要小心點,這過去就是,多注意安全……

因為禮貌,我沒有拍她的車牌什麼;感謝她的熱心幫忙!


發表留言

四囯滾動藝術遊:住在宇多津

突然決定與藍藍同行,遊訪瀨戶內海每三年一度的藝術祭;這已經是秋祭,是這年度的尾聲,加上是秋遊高峰;我們這行訂住宿遇上很大的困難。

要決定住到香川県的西北沿海,卻要每早乘搭不少於30分鐘的電車去高松築港轉乘各式船隻去島嶼;這地方叫宇多津–這決定,我猶疑好一會。但眼見再不做決定的話,我們可能要住在小豆島上的溫泉酒店,每晚折港幣$1300,或直島臨海的渡假村折港幣$2400一晚的住宿去。

由高松機場下飛機,有直接的機場穿梭巴士去宇多津車站。行前搜一下這地方的歷史和周遭環境;然後,開始覺得這是一次好好認識 Utazu (宇多津)。

宇多津是個四國香川県丸亀市的一個小地方,臨海盛產鹽田,以這內河成為丸亀市的海產交易。町內有好幾家著名的寺院,如円通寺、南隆寺及本妙寺等;所以另一產業是靈場及法事。


 

對於日本寺院、法場等,可能很多朋友當聽到這樣一處地方先就會覺得住這種地方不太好吧。但可能我已早知道他們的法場不比中國的那種,沒有太多恐怖感;相反這些地區要求特別寧靜,地方也會因郊外而保持得更清淨。再且,人們都比較傳統,一般都較城市人熱心助外人,近年被大量中國人騷擾日常生活而造成的不滿,暫未發生在這種鄉郊中。

由高松空港到宇多津駅,可乘機場4號巴士 「4 綾川・坂出・丸亀行 」 ¥1100,車程50分鐘。

宇多津站亦算大車站, 每日平均10分鐘就有列車去高松站,車程22-32分鐘,視乎哪種快車;特快車則大概十多分鐘,但車貴太多,自由行不值得省那十分鐘。20161012_202420_%e5%89%af%e6%9c%ac

車站側有間 Sunnyray Hotel,陳設與配備都相當好,是4-5星的酒店;可惜我們逗留期間訂房已滿,無法享用。

非常寧靜的小鎮,就連問路都非常困難。我們走錯學校區裡,幼稚園的主任捧著小區全地圖出來,上面是每幢樓的姓氏都列著的那種仔細,為我們熱心的找,卻還是幫不上。街上想抓個行人問問路也極之困難,一般經過的只有車,Google 也幫不上什麼,因為公眾指標的只有餐廳類,沒法可施,母女倆結果出動自助遊緊急智慧——

宇多津是個海鮮內河交易處,一定有鮮魚市場等地方,那裡一定有人。今次這個Google 找到了,連忙拐過去,藍藍去問路,結果本地人幫忙下才找到了我們入住的地方。

宇多津2.jpg

但找準了地方,由宇多津車站走5分鐘路程,即宇多津的商圈區,最大標認就是 AEON Town,裡面一應俱全;租和服拍照的影樓(需預約,拍攝全程約 3小時,晚上9時休業,最低由yen25,000起),Aeon的超市賣的四囯產物,水果雞蛋雞肉特別吸引、特別多,若住宿設完善廚房,就可途上大顯身手;而且驟觀比較,一般價格都比神戶、大阪、京都都平5-8%。

aeon-town

附近更食肆林立,各式美食俱全;也有大型家居品展賣場,運動用品特價賣場;幾近形成台場模樣。

前往上面提到較著名的寺院,也在宇多津車站有巴士前往。

20161012_182223_%e5%89%af%e6%9c%ac


發表留言

日本:好心翻譯

為這個瀨戶內海藝術祭2016 秋會,每早清晨就得醓在高松港購買當日船票。船期少,要在島上看夠藝術設的點,不能住距離高松港太遠的地方。

這日,我們由香川(Kagawa) 的宇多津(Utazu)轉入住高松港附近的高松華盛頓酒店。這商務小酒店位於龜丸町,即高松購物區裡,食肆林立。

每天小島遊,這日還遇上微雨;身上衣服都髒髒的。酒店設有自助洗衣服務,我需要到大堂換一些硬幣去洗衣房投幣去。

前檯人員替我換yen100時,我督了一眼櫃檯上三疊短篇告示;那是給領導的一些住房溫馨提示。

不過,快速看那繁體的,看不明白。日本人的中文文法不流暢是當然,但這告示不只不流暢,是驟眼看幾乎不能理解。

看了一會,前檯不好意思,但困難地用極有限的英語(時為深夜)解釋這個告示不是給我的。

我原先只想告訴他「不在使用,放關鍵退到前線」是不能教人明白的。但再往下面看,忍不住替他重組整篇。

前檯自己也覆看一次我的字蹟,確定那些漢字他都能看清楚;那我送佛送到西,跟他在英語上覆述一次,以確保我替他重組的句子正是他告示裡想說的話。

結果,他一疊聲跟我道謝。我騙他我是當翻譯(也不能說騙,反正偶然也是我工作一部份)。

次日早晨,竟然見到前檯已經把所有紙條都換了新的,就正是依我替他改過來的。他一見是我,遞上前晚我手寫的,再一疊聲感謝。我反而覺得不好意思,因為發現我其實譯得不算好,因為根本沒複看一次。抬頭原寫「領導」這個錯了我也沒注意。

前一夜,我一定是太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