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星洲遊:Singapore Eye

由 Sands Skypark 下望,我還以為是個茶壺樣的建築物;真是大鄉里出城,港燦遊獅城!

但也因為錯覺以為這建築物是以茶壺為設計之本,於是由 Marina Bay 穿出通往這個名為 ArtScience Museum 的出口;立時被眼前一大片盛放睡蓮,攝住了半響。

DSC_1673

香港不是沒有,只是這麼大一片地面水池,就這樣隨意,種得遍地密麻麻的。

lotus (2)_副本

DSC_1719

這個名為「星加坡的眼睛」Singapore Eye 的藝術館,館分成兩部份,一是介紹館的成立目的。另一是展出星加坡年輕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它不是源念茶壺,它就是一朵睡蓮!

由最底的一層,看一段星加坡藝術文化推廣的影片;作為對藝術探奇的心。

展館沒有高不可攀的嚴肅感,相反是很輕鬆很有朝氣的;這個期間展覽的都是些很具玩味的奇想——

2015-02-20 12.45.15 2015-02-20 13.32.50-1 2015-02-20 13.55.47IMG_9994

很喜歡這種藝術展,既是藝術品,也是一種創意,更是一種引發同樂的功能。

兩夫婦陪著剛唸藝術系的藍藍,在這裡磨掉一整個下午的光陰。


發表留言

星洲遊:我愛胡椒蟹

很早以前已經愛上黃金海岸沙嗲屋的胡椒蟹。可惜不是很多朋友喜歡,於是少吃就更思玆念玆。

上次跟家庭春遊,一上飛機,大塊已經問我,有沒有訂下去哪裡吃我是愛的胡椒蟹。

可惜過年幾天,年夜飯、開年;四處都是人潮,要不,就沒有吃蟹的。

最後,只好當上遊客;在克拉碼頭 Clarke Quay,見到最大那家珍寶海鮮等吃的人龍就想打退堂鼓;可是在克拉碼頭到處都是西菜,在濃厚中國人節日氣氛下,實在又不想吃西菜;而且,吃胡椒蟹的念頭自然縈繞不去。

見珍寶海鮮人潮側有個大招牌豎立在商場二樓電梯入口,一列照片都是蟹!說是蟹專門店。

大塊大抵見我兩眼發光,又反正懶再去找另一家;就說:「這裡吧,免妳一直牽掛——妳的蟹!」

IMG_9790

DSC_1630

2015-02-19 13.26.57 IMG_9800

不能說陳福記造的蟹不好,可是;他們使用的斯里蘭卡蟹,並不能算是土生香港這漁港中嘴刁的我們所喜,蟹肉帶有一種草澀的味道。。黑椒醬雖不及很多新加坡胡椒蟹特寫照中的醬汁濃稠和滿醮,但黑椒醬始終都是過稠較,粘牙及令舌上的質感出現反漿,對蟹肉的鮮味就有破壞。

而且,我們旅遊不停的吃,坐下來晚飯也不及平常在港的晚飯鐘數,不能腹雷期待,起碼大塊沒有餓意,藍藍對甲殼向來就興趣不大;於是我也只好朝朝聖就算。

埋單折一千多點港幣;也確實有點肉赤。不過觀光嘛,過年嘛;大塊說了兩句,覺得不值!

不過,我還是會說,見過鄰桌的鑲金炒飯;我們所選的炒蟹,還是很高質素,非常精彩的。所以,我還是會推薦大家這家「陳福記」。

NE5 Clarke Quay
T: 6533-0166
11am – 0mn

新加坡本地朋友說我們這是當了節慶水魚,平常吃遠不用這麼貴。一再叮囑我們年中再過去新加坡一趟,待他們親自帶我們夫婦倆好好的去吃過一頓。

與其等下一次再遊星,大塊「的起心肝」為愛妻研究 (他認為省一點,也可以一家常吃) ;我們合力找了好幾個食譜,終於,幾個月後的今晚,他成功了!

大塊胡椒蟹

今晚,我們選用了急凍麪包蟹;效果也相當好,乾身,更合我意;大塊同藍藍則對那大堆大堆的蟹膏,愛不釋口。
其實造法不難,家裡都可以造到特式名菜——
材料:
麪包蟹一大隻
牛油4湯匙
麪粉1杯
黑胡椒粒 (捣碎) 4湯匙
新鲜红辣椒 (除去辣椒子, 切末) 3 – 4隻
蒜頭(去皮, 切碎) 10 瓣
嫩薑 10厚片
蠔油 1湯匙
老抽 2茶匙
糖 2茶匙
芫荽少量
食油 (炸蟹用)
不得不讚大塊先生,我家的大廚;是越來越進步了!他卻抱怨:「用妳在泰國買回來的大顆胡椒,磨胡椒的手都酥軟了,少點臂力都不成!」大廚們都手瓜起腱,確是實事嘛。


發表留言

星洲遊:Muthu’s Curry

如果迷路是為著做更足夠的運動讓自己更肚餓、更期待這一頓年夜飯;一切實在太值得!

找到啦,正當大塊說:「…隨便遊就好,不一定要去那小印度的地方嘛!」

我們到了,可是,已經走得有點累,也怕年卅晚四周有點忙。

2015-02-18 18.49.29

我們這說可不是認為中國人就直覺四處都要忙過中國年那樣,事實上,我們都見到小印度地區中有點忙,竟然也不少店掛上了中國燈籠;看來星加坡的印度人或多或少都因為跟華人在打交道,這晚過年前夕,中國人過年前的氣氛還是帶動了這區的。

肚子正餓的大塊和藍藍,沒心情在區裡亂逛;身在國外,也怕出突發情況,要準備去的餐廳就在前面不遠;都說:「印度廟看了就好,祭五臟廟要緊;食咗先講啦!」

combo_muthus curry

2015-02-18 18.56.41聽說這家的咖喱魚頭一絕,可是,我今次無幸試菜;因為海鮮在我家夫君眼中,被煮浸在咖喱中是近乎「死罪」;事實上肚位有限,想試無限,只好選最基本的,先考察考察。

別忘了這夜是到步第一夜、飯後還有當地朋友來接我們去行年宵;要讓肚子安穩是常識!

不過,不得不說,這餐,棒極了!要去星加坡旅行的,千萬不要錯過。

我有機緣再到星加坡的話,必定找天在小印度裡逛個夠,再過來吃咖喱魚頭,品評一番!

特別介紹這款南烤餅 Naan——

2015-02-18 19.30.03

餐廳好貼心,為旅客設一籃什錦Naan,即店裡提供的每款給你半塊;喜歡試新口味 (起碼我就從來沒有在香港的印度餐廳嚐過) 又喜歡甜甜的口味配辣辣的咖喱,就必須試這款,不妨索性叫一客,這Naan上面紅紅綠緣的小顆小顆粒,別以為是紅椒青椒粒;它們是——

軟糖!

這次外遊過年卅晚,咱家的年夜飯,是吃我和藍藍愛的咖喱;覺得好幸福啊!


 Muthu’s Curry

138 Race Course Road
#01-01 S (218591)
Phone: 6392 1722

http://www.muthuscurry.com/


發表留言

星洲遊:SMRT 地鐵站名

星加坡地鐵 SMRT 的發展已經相當完善,狀況也跟香港的非常相似。

唯一要注意的是,新車站都以中(簡)、英及印三文報站;可是,並不是所有車站都這樣。而對於慣於在外地使用英語但又又會看中文的家庭像我們;有時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我上一次來星加坡時,是跟藍藍住在 Bugis 這個站不遠處;所以對這裡的環境比較熟。跟星加坡朋友的交往都用英語,而且,上次來星,所有站名都以英語為主;於是我慣性對於所有站名都會以星加坡人慣唸的星加坡特有英語語調,或英拼音行先。

這是大塊先生第一次到星加坡來,他對於那些一時是以英語拼音而來的中文名較敏感;而對於那些由印度音譯中,再對照英拼,一時看似用普通話音譯,一時又比較似以廣東音 (其實有好多星加坡人的英語音都混有粵音);而覺得好奇。

就像 Bugis 這個被譯成「武吉士」,他就淘氣大發,每日都要跟我說上幾遍,還專程拍照,說每次他銷售同事對客先敗陣,他就會送這照給那位同事,以示「鼓舞」。為什麼是幾遍呢?因為他每次說乘地鐵去「勞明達」我跟藍藍都毫無反應,因為我們只能記住所住的酒店是在 Lavender 站。他不唸這個英文站名,我們都完全聽若罔聞;於是他只好說我們回去「無吉屎」(粵俚語解作沒氣慨) 下個站就是。

2015-02-18 16.05.23

我相信這樣的情況,就是在星加坡本土人氏間也常出現,因為我們在站內好多次都能聽到大家對話中對站名的發音有差異的;只是,這就是星加坡文化,一個多國文化集中地,就會出現這樣不同卻又能和諧的相處。

又好像我們在小區中迷路,問路用英語,對方耍手搖頭,用蹩腳英語簡單答我她不懂英語,那我猜想她說普通話的,甚至可能是內地移居星加坡的。我用了普通話跟她說,她卻走去後面找了個同鄉說褔建話,然後那說福建話的老人家叫了個印籍的替我們問。

又像當我們在地圖上已經很靠近小印度範圍時迷路,問了幾個印裔孩子:「知道哪裡是小印度嗎?」全都搖頭。後來才知他們都只會直接叫小印度裡面正中的那幢印度廟,而不會稱他們那個活躍的社區為小印度。

去星加坡旅遊,使用隨時隨地互聯網 Google Map 其實不算很管用,原因是那些中文名不會在Google 出現,於是當你只知中文常稱而又發現 Google 出現的都是官方英語,又或者那些看似英語,但其實是由印度文譯過來,編的好長又拼不出正確的發音時;你會立即在大太陽下覺得頭暈。不過,多跟四周的當地人對話,問問路,一定會發現更多有趣的文化狀況。

迷路——看地圖的有老爸;問路的有老媽;藍藍當然只管在隨拍,說是在為日後學習項目先作資料搜集啦!

combo singapore lost way

連結:星加坡地鐵地圖


發表留言

星洲遊:ArtScience Museum

自從藍藍正式踏入藝術學院之門,遊藝術館及博物館,就成為我們一家出遊必到之地。(其實以往母女出遊,都總會盡可能遊訪當地的藝術展,但就連大塊爸都被拉進去陪兩母女在裡面磨蹭的,這都算第一次。)

星加坡的 Marina Bay,大家自然都把焦點聚在 Sands 這家最新的酒店大樓;單是它的值遊玩樂點,包括賭場、高空腑瞰的頂樓 Sky Park Observation Deck、名店購物商場、酒店的高級飲食……還有次選一橋之遙的 Marine Bay Park 巨型架空花園;都夠大家玩足兩天。

我們對於以上的,興趣反不及位處 Sands 樓群側,Louis Vuitton 店樓前的 ArtScience Museum (藝術科學博物館)。

在MRT出口,找向 Sands 商場的美食場方向,經過TWG茶座,就看見連接 ArtScience Museum 的平台通道。

2015-02-20 12.24.54

這幢外型以一朵正打開的蓮花為題的建築物,在 Sky Park Observation Deck 下望時,一些角度還錯覺是一個茶壺呢。

DSC_1668

甫從商場推門出來,就被一片蓮花海所吸引過去。人未進場,母女倆已經埋頭在水池邊遊來遊去,採集各個花的美態。(另有作品記在白睡蓮)

DSC_1714

ArtScience 裡面除了有這取材自蓮花形態美而設計概念,還有一些由星加坡設計家們合組,對藝術設計的一些啟蒙;也展出多件當地設計家的有趣創意品。而且最重要介紹的,這是少數可以零距離接觸展品,在裡面玩賞展品,並可以進行親子玩樂的。

artscience museum

這檔期,恰遇上大樓另一個大型展廳 Singapore Eye 裡,正在展出的 Da Vinci 的手稿展——

這可是首次在南亞洲裡展出這位震古爍今的奇才,在建築、平面藝術、數學、音樂、軍事……等等,各方面詳盡的展示;他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在這展中每一角落的展品都令人嘆為觀止。

三人在裡面,正到腹中雷動,還是依依不捨離場。


發表留言

星洲遊:V Hotel Lavender

一家三口,只不過出遊避年為目的;住的酒店,首選交通最便捷的。

今次大塊出馬去預訂機票行程,他向來只有一個選擇條件;酒店附近吃的要夠方便,次選位處沿地鐵站。

於是旅行社給他提議這家,說很多港人都喜歡住這裡。它正正就位處 Lavender MRT Station 上蓋,一個站就能到 Bugis 站和Clarke Quay 去。

坦白說,這酒店並不算得上家很高質素的酒店;只是過年高峰時候,能夠提供三人房間的酒店少之又少;以交通便利,酒店旁邊有24卜時便利店、食肆和各品牌快餐店;鄰近公屋舊式小社區;實惠價錢,倒還算是可取的。

房間比較小,住客以中國內地的、日本的、香港年輕一族的為主;也有少量歐洲遊客;大堂服務員的態度還算不錯。室內設計也很明顯是國內近年的商務酒店管理的格式、用料、陳設。反而是四部電梯服務卻是難明的狀況;總是叫人久等,即使住中段樓層的也往往要等兩至三班次的電梯,奇怪得很。

2015-02-18 16.32.172015-02-18 16.32.12

2015-02-20 07.56.34

倒是沒料到,第一個清晨,先是床屏的茶色鏡把陽光灑滿一房;然後喚醒我的是晨光!(我家小懶豬還在窩裡孵的時候)

DSC_1640

於是,大年初一的晨光,我自然更加不能錯過。

想起小學時校長每一年都會跟我們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2015-02-20 07.34.18

這房間頓時變得可愛多了!


發表留言

星洲遊:流動數據

上一次遊星加坡,是十多年前的事;帶著四歲的藍藍,只在助手那裡留下我住宿的酒店聯絡;當時渡假中拒絕公司聯絡還是算很正常事。

現在每個人放假好像比從前輕易,老闆很可能只在簽批假紙時,丟一句:「保持在線!」即是說,你人可以放假不在港,但任何時候公司只要誰有需要可隨時找到你!

甚至有朋友跟我說:「現在都市人玩法就是;你人是不是在放假中,沒人關心的。但全家大小每人一台手機都不能有一刻不在線的就是!」然後搬出一大堆「人人在線」的好處;例如:走失了大隊、代買手信時確認、保持行蹤機密(不想某些人知道自己在渡假中)、找餐廳名勝資料、還有網上遊戲要保持接受團隊號召入伍……

好吧!好吧!這又回到現代人不得片刻離開互聯網生活了,好吧!

也許,已有說,這還不容易嗎?用塊被稱為「科技肥皂」的無線路由器,不就一次過解決了一家三口都在線了嗎?

一般外遊,租用科技肥皂的費用自然比較貴;從前是一張 sim 就可以,只在數據使用量作準;這時候使用肥皂一併供應數台的玩法自然最抵。

不過你夠醒,電訊商自然不會夠笨;現時所有亞洲大城市,把租用肥皂列為商務用家,服務計劃基本收費已經比較高,肥皂本身也可能需要獨立租用費,而且計劃中的數據量也不會無限地讓你使用,是按使用量遞層加推高昂收費。

退而求其次,用當中一台最常在線的手機,使用當地最普通的sim,有需要時以 hotspot 熱點分享給同行家人作短暫使用,如收發電郵,答覆短訊之類,這樣又行不行?

行!這就是我和女兒外遊最常使用方法。

出發到星加坡前,已經問過移居當地多年的好友;機場有沒有旅客專用電話/數據卡。她提議儘量不要選 Singtel 以外的,數據接收比較慢,有小額價值的top-up卡,但一般機場商店作詐,故意不賣小額價值的。

抵達機場一問,Singtel 根本沒有旅客使用的短期專用卡,他們賣的是預繳號碼卡,沒錯是具有當地電話號碼,但最平宜的都要S$27.90,只有100分鐘致電分鐘,數據只得100MB,top-up最小額要S$8;而且,要做到數據分享的話,還要附加S$10.7/500MB。對於只不過訪遊幾天的旅客,根本是沒有必要付那墊底消費。

反而機場銀行兌換店的職員,用廣東話向大塊推介 Starhub 5天任用數據卡,只有在線數據,不設語音;只收S$18。

好了!得決定我們當中哪一台手機使用。

我家暫時還可以將這「在線」作為緊急與家裡連絡、當地連絡如致電酒店或餐廳訂檯、Google 找路等使用。不常在線模式——大塊可以,藍藍也可以;就只有我必須保持 online standby,方便工作夥伴遙距呼喚。

於是,順理成章,我成為三個之中的「連線點代理人」。

一家三口去渡假玩樂幾天,真的有必要每人都各自常在線嗎,眼睛盯在手機上看,跟線上遊戲夥伴共同進退去殺敵嗎?我家藍藍倒是嚴禁我和大塊爸爸在吃飯時對著手機。

大塊工作如果有緊急聯絡,藍藍跟同學晚上閒聊幾句;用這卡分享,或用酒店WiFi 也可以啊!

誰料想到,星加坡的電訊商和酒店,對數據分享還真夠吝嗇,輜珠必算!

首先這S$18的無限數據只能在於一台裝置上使用,不能使用熱點數據分享。然後入住的酒店 V-Hotel Lavender 所提供的WiFi 服務是收費的,收費是每部裝置S$10/日。

說回來,作為旅客用這種短期預繳計劃,Starhub 的流動數據表現也不算差;起碼相對台灣的略快一點;4G看Facebook更新,和上載即拍圖片,雖沒香港的快,但落差可能只有一直使用最型號智慧型手機並天天頻繁瀏覽及上下載的人,才能發現出來。

簡單結論,如果一家大小去星加坡玩樂放輕鬆,這個方法應該是最化算了:

選用一台小板腦作為大家共用連絡站,買一張 Starhub 5天任用數據卡;大家在需要時共享使用。小貼士,在這之前,不妨先問問有沒有朋友剛去完星加坡,手上有這麼一張卡,在有效期內可可以 top-up 增值 1 / 3 / 7 / 30 / 60 天的用量

附帶一個額外小貼士:如果像我家藍藍要孵在藝術館和博物館的;一般這些場地暢快的WiFi 可供免費使用。

2015-02-23 09.27.32


發表留言

星洲遊:貴而不俗的新春佈場

工作關係,對於節日的佈置特別敏感。

近年香港的商場佈置,設計每況越下;不單平面設計走低能低級低技化,整體佈場更加只追求價廉者堆放法。

就看今年過年,真桃花幾近絕跡,更不要說像從前大家都為哪裡購置桃花皇而相約朋友前去催旺桃花之舉。

今年的商場通是塑膠桃花,加小燈;統統俗不可耐兼散發著一陣陣膠氣味,令人卻步遠離,失望得不得了!

在星加坡,先在 Vivo City 看到幾色絲花的牡丹組合,配簡單的新春圖案玻璃貼;這雖然是很舊款的設計,但簡約讓人舒服。

然後在 Marina Bay Sands 裡見的,令人眼前一亮!

combo sands ribbon ball 10984204_10152773387386896_2680643219298387350_o

才只不過是緞料做的繡球,用上最奪目的螢光粉紅,既傳統但又因為選色變得時尚。

在黑色石材的水池、吊在中庭高處玻璃圍欄處;都貫徹只單一球;簡潔,但效果非常突出。

喜慶、奪目、連貫、配色、意象…也齊。

整體能帶出預期效果,就是好的佈場設計;不必累贅,不必堆砌;清雅高貴。

Simple is beau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