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緻 BEE (神戶寶莉阿姨)

追求每天生活中一點別緻


發表留言

四川行:方所

別緻BEE的文章向來寫的長,文字多。

不過,在說這家本來就藏滿文字的地方,我的文字用不著。

這裡,在我短短留在成都一週間,來了三次;然後,我還是覺得不夠——

%e6%96%b9%e6%89%80

摘自維基資料:方所是總部位於中國的一家民營書店,分布於廣州市、成都市、重慶市、青島市。書店名「方所」,典出於南朝梁代文學家蕭統「定是常住,便成方所」。

這不止於一家書店,也有精選的時尚品牌衣飾、日本藝術家品、文具精品……等推薦商品。

方所2.jpg


成都遠洋太古里負一層。

全店面積4000多平米,布局和廣州一樣,以獨特的廊橋設計,於2015年1月29日始營業。


發表留言

讓女皇細說她與戴安娜之間的複雜關係

New Book about Queen Elizabeth II Explores her Complex Relationship with Princess Diana 

http://parade.com/416937/roisinkelly/new-book-about-queen-elizabeth-ii-explores-her-complex-relationship-with-princess-diana/

細看 Princess Diana 與整個皇室的重重關係,可以說這是一個錯配了的悲劇人生,卻偏偏這些重重性格與皇室傳統的相沖,就像一場革命;不單為英國皇室帶來無限沖激,也讓大家對這個皇室各面看得更多。

也許,是為了加快讓現新一代的皇室成員能更接近民眾,真生活更能「現代化」。Diana 的生命意義就是在那樣複雜的條件下構成,卻是更為成就她離婚離開皇室種種煩文縟禮的困鎖後,得以更自由地宣揚她對世界的親善關愛的使命。

上天給予她童話,也賦予了她不能妥協於皇室禮節的情緒。

上天給予她美貌,也賦予了她不能承受的真愛不能與背叛。

上天給予她智慧,也賦予了她過早被囚禁靈魂的強大枷牢。

然後,一切好像都只是她成為人世天使的錯煉,忽然發現在她身上的錯摸,卻她又竟然能有悟,依然回顧天上,只好速速把她召回。

然後,她在人世出現,就像一本童話書故事——


發表留言

串門子收益續篇贈書

image

幾個月前,一次有趣的拜門,獲得三本很有意思的書籍;詳情請大家看我早前文章〈串門子收益〉

幾次想把書還給蕭教授卻不果,結果給教授送個電郵,收到回訊說把書都送了給我。

感謝!

也決定把這充滿對香港本地愛的書本,轉送母校圖書館,希望更多在校學弟學妹,都能認識更多本港城市深度的社會環境變遷、根層市民對城市一磚一木的情懷。

小注:書將於十月前送回母校。


1 則迴響

串門子收益

image

中國人有句話「遠親不如近鄰」,但隨著都市的變化,電子世界無地域界限,卻就是界限了現實中的鄰里。

辦公室那幢樓樓上一個新租客,水牌上的名字既沒有「公司」兩個字,也沒有「協會」之類;而竟然是「計劃」–民間博物館計劃

踫巧一位意大利朋友說會轉介幾位私人博物館擁有人我認識,試試是否可為他們引入展品到香港展覽。

先不說那些展品非常冷門,這種展覽由運輸、保險、選址、推廣…整件事也非獨家一力能成。見有近水樓台,先去串串門,問些意見,說不定找上好幫手合作人Mr.Right.

大廈頂樓沒電梯到達,門外沒門牌;只好先按中間單位那有門鈴的。(對於一向在中環智能大廈中工作的白領儷人,這也算是新的體驗!)開門的說我摸錯門,他們就是門外貼著的商標那家攝影公司。(門外只有商標連個英文名,沒有說明是什麼公司耶。)不過開門的攝影師很友善,跟我談了會,向我報說,我找的在隔鄰的單位,沒有招牌(就是呀,要不我怎麼會摸錯門)那裡,常常沒人回來,但今日正巧剛回來了。

只好厚著臉皮多次去扣隔壁那像貨倉後門的閘。良響,開門的比較像剛睡醒午覺的大叔,這沒貶意,只是說我像打擾了他一種很寫意的工作中。

他的辦公室像一家很老派的報館,四處堆滿大大小小東西,不能說雜亂無章,但也不能說是會整理編好的儲藏;但也不像是博物館的事宜啊。

道明一個很空泛的來意,他為我開空調,在名片箱翻出他的一張他的名片;上面寫的是「理工大學設計系教授」。

他是創辦人之一蕭競聰教授

注:獨立媒體 2005寫的 「民間博物館,你在做甚麼?

這一次會面,不能說有什麼好的交上,但總算大家認識了;他翻出幾本他們著的的書,倒是非常有意思。

「借我看,我稍後送回來。」我說,懇誠的。這幾本書,列在書店架上,我一定不會看,但經由這樣的會面中,加上我對這位教授和他在推動的本地文化保育印象和毅力,我一定會好認真地看。

「慢慢,不必急。」教授說,說話間很恬然的調調。但我恰恰對上他眼睛,他是友善熱情的,只是比較內斂。

我笑笑,也沒什麼反應;一切隨緣吧。


發表留言

飯堂中的隨意書架

曾經跟藍藍好熱愛看幾米的書,我們努力儲下了這些;但近年藍藍也開始了繪本的畫作,這些書一而再再而三搬入更深的角落。

聽說母校的飯堂現在設了個書架,讓學生隨意借走並自發地還回去。這看來是一個很好的信任和自律的訓練。

今日決定把書送回去母校,讓更多低年級學生可以分享。

image


發表留言

台北:直送 Alice ‘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Alice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上一個月去台灣公幹,在誠品見這立體書;猶疑好不好買給藍藍,畢竟我女兒都十六了!

回來提起,她呱呱大叫:「媽,我向來最愛收集愛麗斯這童話故事的一切設計商品耶!」

好的好的,養兒一百歲,侍候九十九;就是!

請台北好友幫忙,先訂好;想不到一個月後又見面。

是藍藍親自把那扛回來,不,還有她的大塊爸。藍藍好開心大年初一就收到這份禮物。

不過這份禮物結果不是媽媽送,是宜穎姨姨送她;她堅持過去幾年欠藍藍禮物,這只是其中一份,難得藍藍喜歡就是;還要附加了大紅包。

藍藍夜裡回到飯店破戒新春拆紅包,因為猜到是台幣,得預先安排安排;一看銀碼,嚇了一跳——這可是歷年來收的最高單封紀錄。

我連忙嬌責這位台北朋友,幹麼這樣,太把藍藍縱了;她卻一味堅持,還說跟藍藍關係不比尋常;看這胡賴,但我們都實在高興,這些年,兩地各有各生活,也不見得時時相聚相談,每次見面總匆匆,卻又永遠牽掛相會。很高興有台北這些朋友,都是為我著緊,默默在關懷著,我一叫她們,她們都立即為我籌謀安排這安排那。

大塊今次算是正式面會了我每逢提到台北都連上的一堆名字;見宜穎,他說:「見過啦!」哪裡見過呀,你!「在家裡電子相架時時見到啦!」

是的,有些好友,跟我的好時光,總是在我家大廳裡的電子上架裡出現,那裡才是我的 “Bgibee’s Adventures in Wonderful-time"

看我,說了哪裡去?回來,細細欣賞這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立體部份造的精細,長餐桌、樹林都精彩;確實太值得珍藏。

且看將來可會有家 「愛麗斯夢遊仙境 Alice in the Wonderland」珍藏館會成立 (許就正是藍藍的閨房) 。


發表留言

複貼:blog中文作家聯盟之書緣—從書看我

今日因為一些工作關係,要複檢自己在這些年中,參與博客的過程盛事。

忽然想起,曾幾何時,應博友二元之邀,參與二元 所辦的blog中文作家聯盟,成為一員。

寫有一篇:書緣——從書看我 (現將原文複刊回這裡作紀錄)

 

圖書館

小 四開始,媽媽讓我自行去家附近的圖書館去。 這是我人生自由活動的開端,對圖書館裏的一切書本都有種吞噬的衝動。 三張成開口文件夾型的圖書証;縱使我是個惜物女生,每次都小心翼翼地使用,圖書証都因磨損而在短短三年間換過三次。去圖書館打書釘,幾乎成為我唯一興趣, 計算過我平日的借書期差不多每日完成一本,每三日就必須走一趟,每趟小則一小時,大則三、五小時。挑的書又並無指標,真的隨走隨櫃隨看,正是三歲定八十, 就 如今時今日看Blog 寫Blog 一樣,吹無定向風,一切隨緣。

爸送我第一本英文圖畫故事書

記 憶中,是小三某日,跟爸爸在銅鑼灣逛大丸百貨公司,那是一本用厚紙板釘成只有十頁的大碼英文圖畫童話故事書「Cindarella」。故事早耳熟能詳,爸 也許是見我對那厚冊愛不釋手的模樣,只好忍痛給我買下那書,尤記得那書絕不平宜,除了是一般英文書這樣的釘裝都較貴之外,這書裡每頁全是連頁彩色插圖,圖 中都是手造的娃娃來演譯故事,娃娃們都穿著維多利亞女皇年代的宮庭服,掛著串串寶石珍珠,華麗的歐洲貴族氣氛將我深深迷住。這書一直保存了好些年,才因為 搬家而丟失。

圖書管理員

是母校的圖書館開幕,請各班主任為其挑選班裏愛書同學協助擔任管理員。要擔此任真的 不容易,因為當年新校很多同學對學校感情不深,大多不願放學留校當值或受訓。人手不足,加上新館成立工作繁多,管理員一週要有兩天放棄午飯時間,另外兩 天要放學留守當值;而我既為領袖生,又為圖書管理員,肩頭也就更為吃力。可是,在那, 我所受益的實在無可估量;因為它,我徹底地愛書,更加無界限地看不 同種類的書本;因為它,我把當時被學生稱為悶得想自殺的台灣作家於梨華所寫小說「傅家的兒女們」,一口氣看了兩趟,學懂了細細意味當中的每個人物的細微心 態;因為圖書館,我愛上了金庸的作品;因為圖書館,喜歡整天捧著三毛的書夢想自己他日去闖盪;也因為圖書館,我會陪著多情的好友一齊把瓊瑤、嚴沁、岑凱 倫、林燕妮的都看了,跟她一起笑一起為書中主角流淚。


買書

一直好喜歡買書,彌敦道的中華書局是我多年最愛花掉所有零用錢的地方,只消在那附近經過,是無論如何得在頭鑽兩三個小時才罷休。長大了一直怕借書,怕有要還的責任,也怕遇有要在旁加標記號時要禁忌。 嫁了後沒有上班,更是買若瘋狂,家裡長堆著高高一疊疊的書本,領養小狗回家,第一件事先要教會牠不要咬地上的書;更愛晚上夜闌獨挑燈。 書曾買得過量,家沒有足夠空間去存,只好忍痛去捐;曾送捐母校圖書館,東九龍某志願團體辦的小圖書室,也送過兩間青年中心。有時在那些地方,偶然拿起似曾相識的書,打開還赫然見到白塗改液蓋不了的簽名,那是曾經在我手躺過;他鄉遇故知,不亦樂乎。

自己的書架

上 一次搬家,因為地方大,我佔下了一個書房,專程為自己的書房去設計書櫃,先盤點自己有的書,綜合對書架的要求。卻原來才發現自己的書跟我的性格一樣,隨意 得有點過份;由各地語言及練習、袋裝書、旅行遊記、商務管理金融智慧、各式烹飪、時尚歷史、寶石鑑賞、人物傳奇……更多的是巨大的手工藝導賞。要整齊收 藏,似乎是件沒可能的事情。看過電視台為黃霑先生、蔡瀾先生、簡而清先生的登造家訪,原來我那些書架,都僅是個小巫見大巫矣,於是也就釋懷了啦,一直抱怨 的老公也都釋懷了啦。

人家的書架

這些年也學懂看人家的書架,跟管理學說,看辦公桌上的擺放就知人的辦事能力一樣,看書架就知那人對書本如何,究竟書有沒有認真消化過,書架上沿書邊緣有沒有薄塵、書角是否完整無缺;那些書架上整齊得過份的,像辦公室很多所謂專業人的書架……統統還不是把書當個樣辨子。

小 時候,總有很多時候跟媽媽去一個書香之親戚家。那家人每個孩子都長得像學者,那家人有幾列書架,書架都是鑲有玻璃門,是那種很實而不華,但又一看就知是高 級品的傢俱;縱使幾列書架在那客廳中是那樣地不協調,相對其他的樸實傢俱是那樣地出眾。書架排著一列列像電話簿般厚薄的書本,對一個唸幼稚園的學生來 說,那些書和面的智慧都太過沉重;這個小女孩由懂事到上初中,每一次到訪,都不期然怔怔地望著那些書櫃,就像是望彌撒時一般的莊嚴和崇敬。

書夢

有沒有夢想結集出書?這個問題早在我唸中一時,表姐就問過,之後一直有人來問我。 前幾天的「Blog 中文作家聯盟」會員互訪, 世杰也問過相同問題。 誰個寫文的不有這個夢呢?可是,這也是一個緣份吧,時候未到也就強求不得。可是回心也想,要是我是個出版商,這個人寫的東西四方拉雜,文類無章,要出的書 該以什麼形象也是個頭痛問題,將心比己吧。 書是為閱讀者而設,我文既已為我現在讀者群而活,實物的一本書,有固喜之,無亦不妨就是了。

 

另一篇有關「書」相關文章:讀書